同事唔肯幫手,自己做到冇得抖

同事唔肯幫手,自己做到冇得抖

「初初入職,乜都唔識。」
作為職場新人,工作上總會遇到不少困難的地方,尋求同事幫忙本是合理,但同事卻用千百種藉口推搪,你甚至乎會想是不是自己人緣不好,為何別的同事又會互相幫忙呢?不,其實請求別人幫忙也是有技巧的。

| 1. 從對方傾向的話題切入

相比起「唔該你啊。」「求求你啊。」這類強人所難的說話,代入同事的角度更令其受落。要知道刻意的請求只會令人反感,相反先從對方傾向的話題切入,例如對方平日的愛好和目標等,更易展開後續有關請求的話題。

舉個例子,你請求同事代你進行採訪。

「聽講今日有某韓星岀席記招,我知你喜歡追星,不如你代我去採訪啦。」
VS
「唔該,你可不可以幫我把這個採訪完成」

哪個更順耳呢?
對話時多代入對方角度,一方面拉近雙方的距離,另一方面令自己更易融入職場圈子。更重要的是,不會給予對方為難的感覺,雙方關係更為和諧。

| 2. 表現岀「不只為自己,也為他好的」態度

人們只愛聽好消息,沒有人愛聽壞消息。幫人等同於要增加工作量,沒有人會想聽到這個壞消息,但轉個說法,可能對方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,就好比只剩一杯水和還有一杯水的道理。假如我表現岀「不只為自己,也為他好」的態度,對方便會認為這不是在幫我忙,而是為了自己才做這件事。舉例而言,如果對方是個實習生,我就會以寫靚份cv的理由請他幫忙,相信很多人都會願意幫忙。
如果事情趕急,而同事態度猶豫。你可以把握常人趨吉避凶的心態,吸引對方為你提供協助。

舉個例子,你請求同事一齊趕工。

「案件進入趕工階段,我做唔切,你可不可以幫我,否則會連累你也被罵。」
這時候,雖然同事會感壓力,為避免後果,依然會選擇協助你。

*如非必要,不太建議大家以警告的形式要求他人提供協助。

| 3. 認可對方價值

動之以情,人人皆曉。但濫說好聽的褒義詞,小心對方只會覺得你口甜舌滑,沒存好心。

舉個例子

「你是一個好人,你幫幫我吧」
乍聽好像沒有問題,但細聽一下,其實就是句萬用罐頭句子。太敷衍了吧!

試換成

「我知道這是你的專長,因此我想請教一下……」

認可對方確實的長處,對方自然覺得你態度誠懇,更願意協助你。
如果你用心留意身邊同事,總會發掘到他們優異之處,請求幫忙時既找準好幫手,也能自然地表揚他的長處,令他感到受關注以及認可,建立更穩固的關係。

其實說到底都是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,讓對方感受到你在乎的不只是工作,不是利用他,而是作為朋友之間的請求,互相幫忙,讓他感受到當他需要幫忙時,你都會伸岀援手,當然這也是尋求別人幫忙的代價,否則別人下次就不會幫你了,也是職場生存之道啊。

發表留言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