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政府宣佈28/8 (星期五)起,放寬晚市堂食時間到21:00。雖然每桌仍限坐兩人,但當第三波疫情慢慢受控後,相信大家又會重新約定飯局。太久沒有與上司或客戶到外聚餐,各位打工仔的餐桌禮儀會否開始生疏呢? 今天就跟小編一起溫習西方餐桌禮儀吧,千萬不要犯以下禁忌。
剛到餐廳
| 1. 剛上座就放餐巾在大脾上
不少人剛入座就會將枱上餐巾放在大脾,但主人家還在跟客人閑聊,甚至未到場。你的舉動便顯得不禮貌,像在催促飯局趕快開始。
| 2. 錯誤使用餐巾
使用餐巾有三不:不要掛在胸前,不要抹汗,不要抹餐具。這些行為多被視爲不尊重場合。
| 3. 幫助拉椅子
一般來説,可免則免,因爲這個舉動太像服務員,顯得己方太卑微。若你是主人家一方的職員,當客人到處,你只要站起來打聲招呼就可以了。
點餐
| 4. 叫最貴的餐點
一般會避免叫標價太昂貴的食物,例如廚師推介 (special edition),避免招惹主人家反感。最聰明的做法,就是請主人家推薦,跟著叫餐。
| 5. 大聲呼叫侍應
叫侍應是一個可以清楚判斷個人質素的場面。有事找侍應,不要大聲呼叫「waiters」或「侍應」,更不要「噠」手指。你可以等服務員經過時,舉手或者用眼神示意就可以了。
開始進食
| 6. 食餐包的禮儀
在西方的餐桌禮儀,飲餐湯前進食餐包,或者將整個餐包拿起來咬,都是非常奇怪。你可以用用雙手將餐包撕成一口的份量,再在小塊餐包塗上牛油,放入口。緊記不要留有牛油在牛油刀上。
| 7. 聊天談及政治宗教
等待食物上菜時少不免聊天寒暄,挑選合適話題相當重要。尤其政治議題近年越發敏感,立場分野鮮明,若未能肯定對方立場,討論政治以及宗教議題,多引發爭執,或令合作直接泡湯。大家可以先討論日常興趣、運動或旅游等話題。
| 8. 飲酒的禮儀
商務餐桌上少不免要有酒。進食西餐時,主人家只會舉杯祝酒,不會強迫別人跟自己乾杯。客人只要跟隨一起舉杯就好。另外,酒精令人容易鬆懈,萬一酒品不好,緊記不要喝醉酒,免得就功虧一簣。
離席
| 9. 打包食物
在商務飯局,最好不要提出要打包剩菜,如果不想浪費,應該下單時只點適當的分量。
| 10. 爭取結帳
作為主人家請客人吃飯,都應該由主人付款。有時客人會爭要買單,主人家便可以假稱:「這一餐公司會負責,公司請。」,既不會讓男客人掉面子,也避免無謂爭奪。
但如果對方依然堅持結帳,就切記不要在餐廳內爭執,有失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