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年年初,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進行有關員工培訓和發展需求的調查,一共有111家企業, 54,000名全職僱員參與了調查。結果顯示,2019年的員工培訓和發展預算,只佔僱員全年整體基本薪酬開支的3.4%,較前一年低。人均受訓小時亦比前一年少了1.2小時。
2020年,各行各業都受疫情影響,不用裁員/減薪已算萬幸,更遑論在員工發展和培訓方面投入資源。香港第三波疫情繼續升溫,員工培訓的活動,例如team building 仍未重辦。但在非常時期,員工的發展更不應該被忽視。辦法總比困難多,雖然培訓資源被迫削減,但還有3個辦法可令計劃繼續。
| 1. 情感支援
相信各位員工,都因武漢肺炎而感到焦慮,例如擔心自己會否被裁員/減薪,擔心疫情會否再爆發,工作項目再次擱置。蓋洛普(Gallup)指出疫情下,超過6成的員工感到不安,擔憂自己能否完成工作要求。員工的狀態不佳,生產效率自然大受影響。
首先,公司應該提供更多心理輔導,傾聽員工的憂慮並提供適切的安慰和支持。其次,公司可以提供針對情緒管理的培訓課程予員工,使他們平復驚恐的情緒,更好地恢復狀態。最後,公司應更提高資訊透明度,讓員工了解公司目前情況,減少不必要的猜度。以上的做法都希望先讓員工安心,繼續為公司效力。
| 2. 虛擬學習
是次疫情絕對令大家更廣泛地使用線上通訊軟件,無論公事上的溝通,抑或線上直播教學。蓋洛普(Gallup)發現,虛擬學習強調個性化的使用,亦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。
公司亦應趁機為員工提供更多線上培訓,讓員工把握機會繼續豐富自己的知識庫。同時鼓勵部門一同學習,聯繫感情。網上培訓課程需要的資源較少,也無健康風險的考量,絕對值得推廣。
| 3. 由危轉機
疫情殺傷力固然不輕,但企業更應視其為一個寶貴的機會,從錯誤中學習,調節好心態,為未來危機做好更充分的準備。公司可以紀錄疫情間員工的工作表現,讓他們進行嚴格的自我檢討,認真思考改善方法。只要牢記教訓,便能在日後更從容地管理各項危機。
武漢肺炎對全球帶來致命打擊,但疫情期間可否恢復業務,甚至跑嬴其他競爭對手,在於你究竟看待武漢肺炎為險境,還是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