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下調整工作要求 3個dos and donts

疫情下調整工作要求 3個dos and donts

上一篇《疫情下員工患上了三種疲勞》提到員工會感到的三種身心疲勞,這一篇希望可以指導作為老闆,調整對員工的期望,在工作進度以及壓力之間取得平衡,為員工制定更適宜的工作要求。

| DOs x 3

1. 重新排序項目優先次序

不少項目因爲疫情而擱置,如果重新調整deadline和項目緩急次序,可以讓員工在有限的資源和時間下做到最好。而其他被取消或延遲嘅項目,先延長deadline,重新調整工作時間表。

同時,員工可能未能及時聯絡客戶或合作夥伴,需要更長的處理時間。如果公司可以給予更多寬限時間讓員工完成要求,相信員工的工作質量和表現都會更理想。

2. 重新調整質量要求

這段期間,不少廠房或者物流公司停運,辦公室開放時間亦較短,公司可動用的資源包括人力物力都不似平日。如果公司的要求仍與往日相同,員工可能難以達標。公司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重新調整策略,盲目跟從以往策略,固步自封,或令公司蒙受損失。

3. 重新整理分工

疫情下,分工表和上班時間表都要重新整理。當中更需要考慮員工個人背景和能力上的差異,讓他們在家工作時效率更高。

因為未能與同事面對面工作,難免會有合作上的困難。所以要多了解下屬的難處,再分配工作量,員工的潛力才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。

| DON’Ts x 3

1. 保持以往的期望和要求

正如上述所講,面對動盪變遷,市場需求其實都在改變,老闆應該調整期望落差,不應期望員工可以保持以前的水準。

否則員工不但因為未能達標,而感到氣餒。更會認為公司不懂變通,加深對公司的怨恨,難以繼續投入工作

2. 假設員工可以處理妥當

相隔2003年沙士,已過17年。雖然大家都經歷過沙士,但不少打工仔當年仍是學生,未必真的理解當時社會如何適應該次挑戰。是次疫情依然是一個嶄新挑戰。

公司不應該期望員工可以立即適應新環境,處理好個人壓力和情緒。反之,公司應該給予員工更多時間和空間調整狀態,慢慢追回正常步伐。

3. 假設員工會主動求助

作為員工,難免因害怕被上司質疑個人能力,所以決定自行處理所有難題。如果這時,上司不主動了解員工的狀況,員工最終可能承受過多壓力,而身心疲勞。

想避免以上情況,作為老闆可以明確告訴員工,表明他們可以隨時向公司尋求支持或援助,讓員工感受到,公司與自己同甘共苦,亦願意幫助自己。

其實調整期望,不代表管理人員推卸責任,只是因應情況暫時期望。希望可以在荊棘路途中,不至於停滯不前,但依然向前進步。

發表留言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