傑出的領導者不僅善於定立目標,帶領團隊向前發展,更要懂得教導下屬,引導員工發揮價值,令他們成爲你的左右手。面對不同類型的員工,領導者應該采用不同的模式,才能更適切地滿足其需求,達到更好的效果。以下將討論3種類型的員工以及老細需要注意的事項。
| 1. 年老的下屬
不少上司都會對年老的下屬感到尷尬,不知道應該如何與他們相處。上司或因倫理尊卑,不敢直斥其非,或出於經驗年資的考量,擔心員工不服管理,結果相處時頗不自然。但上司其實不用視上司與下屬為主從關係,兩者差別在於角色定位,而非階級高低:上司是領航員,掌握方向;下屬是水手,前綫工作。既無階級觀念,只有角色差異,自然也無需苦腦會否衝撞倫理。上司可以敬重年老者,或者因應其健康狀態調整工作量,但絕對不需刻意擺低姿態,言行諸多顧慮。
| 2. 跳槽的員工
這類員工有一定的工作經驗,因此上司一般較少指導他們,但其實他們極需要清晰的指導。要知道,同一業界的企業之間做法也大有不同,即使員工有相關經驗,不代表其做法完全符合公司的願望。因此,上司必須了解其認知與公司要求是否一致,向他清楚地表達公司的期望,價值觀以及工作流程。前期可以多留意其工作進度,及時進行調整。當然,這些員工有著較多的經驗,上司可以與他們進行更多交流,多請教以及諮詢他們的意見。
| 3.新進的員工
新員工剛進入公司,除了需要跟上公司節奏,更要適應期望落差。他們進入公司前,或對企業理念以及文化充滿嚮往,入職後卻未必理解日常工作如何體現那些理念以及價值,對工作的意義產生質疑,也容易對自己的作用感到迷惘。上司便要及時與他們進行會話,解釋公司理念與日常工作任務的相關之處,講述清楚部門以及員工之間的分工,令新員工明白日常工作的價值之處,也了解公司的分工,自己應該走的定位。
員工的類型當然不只以上三個類型,想知道更多就記得留意下一篇文章。不同的員工有不同的教導重點,但不論面對哪類員工,領導者必須積極關注其狀態,提供適切的協助。 資料來源:石田淳《不懂帶人,你就自己做到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