員工敬業度(Employee Engagement)在過去 10年間於人力資源範圍的變化最明顯,增速亦是最快。經過蓋洛普公司從2000年至今對於員工敬業度的研究,有不少企業的員工敬業度由少於20%提升至70%。如此明顯的變化,可以歸於3大原因:
| 1. 改變管理員工方法: 「老闆」vs「教練」
一個好的團隊,領導者應該著重鼓勵隊友,同心協力解決問題,而不單是由上而下層壓式命令員工。把公司的團隊比喻為一隊球隊最為適合不過,因為教練不會只要求隊員服從。教練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培訓隊員,透過訓練,找出每位隊員的能力及適合的位置再針對地加以培養,把適合的人放在適當的位置上。正如職場上,領導者根據員工的長處及才能安排工作,可以令每位員工都感到公司有意栽培和投放資源在自己身上,從而加強員工對工作的投入。再者,如果員工的潛能可以從工作中被發掘再有效地展現,他們會感到更被重視和尊重。
| 2. 不吝嗇稱讚和認可員工
領導者應該多稱讚有良好工作表現的員工,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圍。員工得到認可,自然會有更大的動力工作。從另一角度出發,其實此舉亦可以帶出一個訊息,就是對於其他員工來說,這是一個模板,令他們了解公司的要求和標準,給予員工一個學習的對象,明白到如何可以得到公司認同及嘉許。
經常有不少的例子關於外國 / 日本迪士尼的前線員工,他們對自己的工作的投入度和參與度也非常高,原因正是:員工如果可以為客人創造夢幻又難忘的經驗,除了客人會稱讚外,於公司內部都會得到高度表揚。這令其他員工都會希望得到讚許而努力達至公司的要求和宗旨。最終亦會有助員工提升對工作的敬業度。
| 3.授權員工
讓員工當責權力下放並不是易事,員工的能力有機會未達標,經驗不足。但給予信任,讓員工擔當起部分責任都是一種培訓和認可。員工有時會對自己的位置和工作感到迷失,對自己的能力有所懷疑。如果領導者再繼續進行微觀管理 (Micro-Management),不放手讓員工嘗試,員工難以建立信心。適當的時候,給予足夠的空間讓員工自由發揮,可能會發掘到新的看法和思維。
請相信員工的成長,他們可以接受挑戰。家長式管理在現今職場已經不管用,如果員工能成功完成任務,相信其滿足度和投入度都會大大提升。
與員工一齊成長,一齊完成目標,一齊接受客戶的嘉許。以上都是代表老闆要放下身段,與員工一齊並肩作戰實現企業目標和理念。如果想爭取達到高員工敬業度,各位企業領導者是時候放下階級觀念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