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·德魯克(Peter Ferdinand Drucker) 在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 說過:「工作想要有卓越成效,下屬發現並發揮上司的長處是關鍵。」,也就是經典的管理思維模式——向上管理,向下負責。今天,我們先來探討甚麼是向上管理,當中有甚麼重點值得我們注意呢?
月份: 2020 年 9 月
好書推薦 -《優化法則 - 提升工作效率之聰明公式》改善職場陋習
效率低落->壓力太大->大腦死機->效率低落->工作失當->壓力太大……日復日,陷入惡性循環。你也處於這種狀態嗎?如果你也處於這種狀態,今日小編想為你推薦一本好書——《優化法則 提升工作效率之 聰明公式》。
回顧Simon Sinek 有關偉大領導者的演說重點
激勵演說家Simon Sinek 生於1973年,於2009年發表黃金圈法則而成名,他曾於2017年成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50位思想家之一。他的演講以企業管理為主,深受一眾大企業管理人的青睞,往往是企業演說的熱門人選。今次,讓我們透過他過往的演說,套入千禧世代在職場上的習慣洞察,來看看所謂的黃金圈法則是甚麼?領導是否要為員工工作缺乏熱情負上責任?
同事唔肯幫手,自己做到冇得抖
「初初入職,乜都唔識。」
作為職場新人,工作上總會遇到不少困難的地方,尋求同事幫忙本是合理,但同事卻用千百種藉口推搪,你甚至乎會想是不是自己人緣不好,為何別的同事又會互相幫忙呢?不,其實請求別人幫忙也是有技巧的。
跟同事開會像是雞同鴨講
跟同事開會像是雞同鴨講
大家試過這樣的經歷嗎?
自己特意騰出時間跟同事進行迷你會議,結果用了接近一個小時,還是沒有任何結論。過程就像是雞跟鴨講,各説各話,顯然不是一種有效的對話。
會議的目的不只讓大家交流想法,而是再散亂的觀點中找出共識,擬出一個符合大部分同事期望的方案,再進行微調整。
小編整理了以下4點,讓大家的會議變得高效!會議的目的不只讓大家交流想法,而是再散亂的觀點中找出共識,擬出一個符合大部分同事期望的方案,再進行微調整。
為甚麼沒人在聽我說話啦?4個要點你真的做好了嗎?
你有以下的經歷嗎?明明你花了很多時間準備內容,但上司總是皺眉表示理解不了你的內容主旨嗎?明明很認真地表達自己的想法,同事卻滿臉不耐煩,叫停你的分享嗎?明明已經交代了所有的細節,對方卻重複發問一樣的問題嗎?如果你堅信自己的專業知識沒有出錯,那大概是你的表達能力有所不足。
擁有「無可取代」的員工是祝福嗎?4大危機你要小心
你試過拼圖嗎?職場上的團隊合作就像拼圖,同事互補長短,合力完成項目。雖說每位員工都有貢獻,但老闆們總會尤其重視某員工,認爲他「無可取代」,就像最後一塊的拼圖,是畫面變完整的關鍵之處。 一個「無可取代」的員工意指其稀有罕見(至少在老闆心中)。
你不可不知:10個商務飯局小禁忌
昨日政府宣佈28/8 (星期五)起,放寬晚市堂食時間到21:00。雖然每桌仍限坐兩人,但當第三波疫情慢慢受控後,相信大家又會重新約定飯局。太久沒有與上司或客戶到外聚餐,各位打工仔的餐桌禮儀會否開始生疏呢? 今天就跟小編一起溫習西方餐桌禮儀吧,千萬不要犯以下禁忌。
創作者筆電 Creator Laptop 大比拼
問過曬行家,寫低呢篇攻略,同大家分析坊間唔同嘅創作者筆電,究竟有咩優點同缺點。
「厭世代」進駐職場(三)
小編同大家先做一個小重溫,有興趣可以睇返前文。「厭世代」進駐職場(一):咩叫「厭世代」?咩原因令大部分90代又多一個花名叫「厭世代」?「厭世代」進駐職場(二):要擺脫「厭世代」應該要點做?平常可以點樣做到:小改變 大改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