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下員工患上了三種疲勞

員工在家工作已經有一段日子。這半年來,一直面對着大大小小的挑戰,不論是自身還是家人、伴侶和子女,都可能面對着健康或工作上的難關。因為沒有上下班時間,不少研究都講到遠程工作者可以比日常完成更多工作。

員工敬業度的策略好似唔work,依家點算?

速食年代,甚麼也講求快!老闆往往希望策略可以立刻見效。但請記住,員工敬業度是一場長期戰,需要公司上下同心協力,配合一系列的活動,才可以成功推動員工敬業度。 如果各位老闆認為已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,成效依然不顯著,請你重新審查和檢查現行政策。尤其要注意以下兩項重點,雖看似平凡,卻是確定方向的重要步驟。

反面教材:這4個員工敬業度策略一定出硬事

員工敬業度是全球職場大趨勢,不少企業已經調整政策,嘗試令員工更投入工作。不過,很多本地企業或許不太了解這個概念,想「跟風」卻「撞板」,結果大有落差。如果你也在調整策略過程中不時碰壁,不如繼續看下去,檢視自己會否犯了以下4點錯誤。

客人和員工的地位不分高低-The Ritz-Carlton Hotel

一枚打工仔曾經在一間五星級酒店的扒房做侍應,當時有唔少人睇唔起從事酒店業和航空業嘅職員,無理取鬧,故意辱駡嘅情況屢見不鮮。但公司講究服務質素,員工只可以咬牙吞下惡氣。每次遇到或者見到呢種場面,一枚打工仔都會覺得好委屈,點解服務人員就注定係地位低,唔會被人尊重。時間一長,幾多熱情鬥志都會慢慢消磨乾淨。

員工第一,客人第二的航空公司?-從未解雇員工的美國西南航空

「客人就係上帝!」不論餐飲業、服務業等基乎所有行業都要視消費者為主人,服務要周到,先可以避免投訴。否則,輕則要賠償,重則就飯碗都不保!未料竟然有屬於服務性行業的航空公司打破慣例,將員工感受放到首位?員工一般唔係都係食物鏈最低層咩?一枚打工仔都好疑惑,究竟呢間係咩公司,可以做到「員工第一,客人第二」?

提高員工敬業度的4大效益

每天早上的地鐵、巴士都企滿一班行屍走肉的打工仔,他們對於上班充滿厭惡感。雖然每個老闆都不想承認,但香港的職場現況的確如此。其實老闆都明白員工對公司的不滿是有辦法改變,只是擔心公司的付出是否可以得到回報。員工快樂上班、投入工作,真的對公司有用嗎?

醒你三招:提升員工敬業度 (Employee Engagement)

員工敬業度(Employee Engagement)在過去 10年間於人力資源範圍的變化最明顯,增速亦是最快。經過蓋洛普公司從2000年至今對於員工敬業度的研究,有不少企業的員工敬業度由少於20%提升至70%。如此明顯的變化,可以歸於3大原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