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初初入職,乜都唔識。」
作為職場新人,工作上總會遇到不少困難的地方,尋求同事幫忙本是合理,但同事卻用千百種藉口推搪,你甚至乎會想是不是自己人緣不好,為何別的同事又會互相幫忙呢?不,其實請求別人幫忙也是有技巧的。
標籤: 溝通的藝術
跟同事開會像是雞同鴨講
跟同事開會像是雞同鴨講
大家試過這樣的經歷嗎?
自己特意騰出時間跟同事進行迷你會議,結果用了接近一個小時,還是沒有任何結論。過程就像是雞跟鴨講,各説各話,顯然不是一種有效的對話。
會議的目的不只讓大家交流想法,而是再散亂的觀點中找出共識,擬出一個符合大部分同事期望的方案,再進行微調整。
小編整理了以下4點,讓大家的會議變得高效!會議的目的不只讓大家交流想法,而是再散亂的觀點中找出共識,擬出一個符合大部分同事期望的方案,再進行微調整。
為甚麼沒人在聽我說話啦?4個要點你真的做好了嗎?
你有以下的經歷嗎?明明你花了很多時間準備內容,但上司總是皺眉表示理解不了你的內容主旨嗎?明明很認真地表達自己的想法,同事卻滿臉不耐煩,叫停你的分享嗎?明明已經交代了所有的細節,對方卻重複發問一樣的問題嗎?如果你堅信自己的專業知識沒有出錯,那大概是你的表達能力有所不足。
職場小學問-如何有效say thank you
唔知有冇人好怕係Office多謝人,因為覺得多此一舉。大家收得人工做嘢,幫下手就係份內事。費事講多錯多,結果無係過Office講聲多謝。
工作溝通系列(一)他真的懂了嗎?
各位老細或者上司試過教導下屬一件事情後,明明收到了「我懂了」的回覆,但員工交上的成品總是不符你的期望,於是你再指責下屬發生了甚麼問題嗎?不過,先冷靜一點,你確認你真的教懂了員工嗎?下屬回「我懂了」其實經常有兩種狀況:一,他不明白,但不好意思要你再解釋;二,他以爲自己懂了。本文並不探討員工爲何有以上狀況,重點在於如何應付以上狀況,確定員工真的掌握訊息呢?
戒口系列-「OK啦」
你唔去找麻煩,但麻煩會找上你。呢類員工都一樣,以為繼續靜靜地由佢做好份內事,唔製造矛盾,就可以對團隊產生最少影響。可惜佢哋只會拉低團隊嘅水準。試想像,將一個充滿工作熱誠嘅人,同一個經常講OK啦嘅人放埋一齊,前者只會望住隊友態度敷衍,已逐漸走向後者嘅路。
職場小學問:點先叫report back 得好?
唔知大家有冇試過同老細或者同同事匯報,結果講唔夠三句就俾人閘斷咗。一係就俾人鬧「所以其實你想講乜?點解我聽唔明你噏乜嘢?」
點樣同員工溝通系列(三)不,失敗才吸引
每當有新員工入職或者進行實習,總會由擁有一定資歷的員工或者主管帶領他們適應新鮮期,儘快跟上公司的要求以及節奏。 小至辦公室格局,大至會議匯報,你都表現出前輩的風範,令新員工相當仰羨,向你討教更多秘訣。於是看似完美的你大談自己過去的成就,滔滔不絕如江河水,下屬微笑地望住你,提醒你lunch hour快要結束了,便開始收拾餐盒。
點樣同員工溝通系列(二)不説我 說我們
如果你的說話方式與上述例子相彷,請你要看看以下幾點提醒啦! 為甚麼不能是我?「我」開首反映意見只是「你」的看法,說再多,下屬也只會將之當成上司一人說了算,自己隨意聽聽,反正只要同意並跟從就好了。
點樣同員工溝通系列(一)你首先要是一個「人」
各位老細有否經歷過以上煩惱呢?想與員工搭話,但總顯得尷尬,或者無話可説;不與員工對話,又怕顯得不近人情,與員工距離太遠。究竟傾計唔傾計,這是一個好問題。但爲何傾計必然尷尬,老細想過如何令溝通變得更自然嗎?如果你也有以上煩惱,不妨多注意以下幾點提醒!